迷幻剂是一类致幻剂,其主要作用是引起服用者的心理、视觉、听觉及意识改变
迷幻剂也被称为血清素致幻剂
主要三类迷幻剂:麦角酰胺、苯乙胺、色胺
麦角酰胺是麦角酸(LA)的酰胺,麦角酸是多种麦角碱的前体。
该类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:
麦角酰胺具有内嵌的色胺基团及苯乙胺基团,并在八号碳原子上附着一个羧酰胺基团,通过改变氮原子上的取代基,可以生产出多种具有迷幻效果的药物[1]
取代苯乙胺是一类基于苯乙胺结构的化合物,苯乙胺的所有衍生物都可以被归类于此
起到迷幻作用的该类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:
任何取代的苯乙胺的结构式都包含一个苯环,该苯环通过一个两碳侧链与氨基 (NH) 基团相连。因此,任何取代的苯乙胺都可以根据苯乙胺的苯环、侧链或氨基上的氢 (H) 原子被特定原子团取代来进行分类。[2]
取代色胺是一类基于色胺结构的化合物,可能是由天然存在的色胺本身衍生而来
该类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:
所有色胺的分子结构都含有一个吲哚环,该环通过乙基(−CH2–CH2−)侧链与氨基 (NH 2 ) 基团连接。在取代色胺中,吲哚环、侧链和/或氨基通过用另一个基团取代氢 (H) 原子之一而被修饰[3]
虽然都是引起幻觉的物质,但迷幻剂和谵妄剂相差非常大!
绝大多数迷幻剂并未证明具有成瘾性与生理毒性,
它们或许可以治疗某些物质的成瘾及某些精神疾病。
不要过量这些物质! 过量它们不会增加药效,只会造成BadTrip和血清素综合征!